| 网站首页 | 文章 | 下载 | 3D电子书(题库) | 留言 | 金融论文 | 金融理财 | 金融视点 | 文化频道 | 社会广角 | 金融商城 | 3D电子书(题库) | 文秘家园 | |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您现在的位置: 金融网 >> 文章 >> 金融教育经验借鉴 >> 教育之窗 >> 正文 | ![]() ![]() |
|
|||||
学习中生存,学习中提高 | |||||
作者:刘宗干 文章来源:人行南京分行《培训简报》第4期 点击数:6655 更新时间:2007-9-1 | |||||
学习中生存,学习中提高 刘宗干 学 无 止 境 曾经读过一个寓言故事:一棵苹果树,终于长大结果了。第一年,它结了10个果子,被拿走了9个,自己只得到1个,这棵苹果树因此愤愤不已,于是决定自断经脉,拒绝成长。这时旁边一棵桃树劝它:“你应当继续成长。譬如,第二年,你结了100个果子,可能会被拿走90个,但你自己将得到10个;第三年,你结了1000个果子……。”聪明的桃树其实说了一个简单的道理: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是,你在成长! 当今社会正向知识社会演进。增长知识,提高素质,是时代发展的呼唤,是社会进步的要求,是民族复兴的需要。分行举办了与央行改革形势相呼应、旨在提高县支行员工履行职能的培训,一方面,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需求和反映了员工渴望知识更新的普遍心声,另一方面,也是激发央行发展活力的源泉所在,基于“培训是给员工最大的福利”有力实践。 我作为被选派的一名员工,积极响应组织号召,点燃学习热情,树立终身学习理念,倍加珍惜学习机会,刻苦学习,灵活运用所学基本理论,关注金融热点难点问题,不断对照现实工作,增强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,不断提高在复杂环境中做好基层央行工作的水平。 学 以 致 用 学思并重。孔子有一名言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。他认为学习如果不经过一番分析、整理、引申、提高思考功夫,必然会学而无效,茫然不得;反之,如果思考不以所学的为根据,那就会变成空想,或者自满自足起来。学习的目的在于如何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,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把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我们培训采取听录音、观看幻灯片、利用网络建立电子文档等方式,老师与学员、学员之间互动沟通,这也是学思并重的体现。 学用结合。孙行长在开学典礼上要求学员加强交流,学习各地先进的工作方法。作为央行的一员,履行《人民银行法》中金融稳定职责义务之需,几年前,我尝试建立了《金融网》(网址www.jrw.cn),尽微薄之力开展对国民金融知识宣传,取得的点滴体会首先在学员中无偿传授,得到了共鸣。同时,本人呼吁央行每位员工在履行本职工作的同时,以自己的方式,对全民普及金融教育、提高全民金融意识“发光散热”,就拿股市来说,毕竟当前我国有1亿多个炒股账户,这项活动的开展极具现实意义,这也是央行履行职能的一项战略性的工作任务。 学以致用。比如,本次培训班开办以来,班委与支委发挥哪些作用,取得哪些成就。我们通过学习《管理学-原理与方法》,可以非常容易地通过边学习边实践的方式,检验培训成效。为了获取最佳效果,需要调整充实班委与支委,不能以原单位担任职务为任用的唯一依据,而要依据在培训期间, 学习积累知识,工作积累经验。开拓创新是知识和经验的升华。而达到这一目标,有必要建立培训保障监测跟踪制度。这也验证,孙行长在开学典礼上指出经过培训的学员,能否在参与支持地方政府经济建设起到新的作用,能否履行央行职能有新的提高,能否把实践工作上升到理论的高度,写出高质量理论文章,被高层采用,是衡量培训学员的成败效果的实践检验。 要确保学习达到开拓创新这一层次,必须从治本--增强学员提高自身素质的原动力入手。关注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,区分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和针对性,强化培训效果的评估和跟踪反馈监测,实行卷面考试、现场考核、操作考核相结合,将结果与人事考核、晋升晋级、任用、评先评优挂钩,既鼓励支持职工自我更新、自我完善,学技术,长本领,又增加在岗人员危机感,做到育人、用人一体化,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约束力。不仅要使干部员工勤奋学习,而且要通过学习使他们更加聪明地工作。当前,宜结合“干部能上能下、员工能进能出、收入能高能低”的激励机制改革,给培训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发展平台,让学习成就梦想!古语言,坚车能载重,渡河不如舟,俊马能历险,犁田不如牛,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,但愿借助一个平台,提升自我,验证“学习是减缓个人价值折旧的唯一方法”培训效果。 “刀儿不磨要生锈,人不学习要落后。”今后,我将继续努力,力争在所在岗位、所在部门、所在单位营造一种共同学习、分享成就的氛围,成为学习型支行中的一员。我将继续坚持不断学习,不断更新知识,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。因为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,采取最有生命力的生存方式——学习化生存方式,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! 联系人:刘宗干 电子信箱:zgjrw@126.com 联系电话: 0518-87100801 |
|||||
文章录入:admin 责任编辑:admin | |||||
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】 |
最新热点 | 最新推荐 | 相关文章 | ||
没有相关文章 |
![]() |
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站长 | 友情链接 | 版权申明 | 管理登录 | | |
![]() |
苏ICP备17073644号 站长信箱:zgjrw@126.com 微信:LZG75039 编辑1:jrw68@126.com 编辑2:jrw69@126.com 联系电话:051885093681 法律顾问:刘宗攀 北京市新元律师事务所 站长:宗干 QQ:334561008 |